撰写信息是一项技术活,没有几招过硬的功夫很难胜任。俗话说,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要让信息工作出新、出色、出彩,必须下定决心,勤练功夫,让自己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信息工作这个“江湖”中做一名“高手”,无往而不胜!" F9 @; j5 `0 K/ A
" M, a. c3 Y# V0 Y5 k! D1 K( P; s- N: T5 }! {, q
勤练“基本功”,别人已下班,我还在加班
# l( Q7 S; O$ S0 @: x Y. P9 u2 }( ~从事信息工作,天天和文字打交道,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以说是苦差事。在县(市、区)政府系统,不少人都是兼职搞信息工作。日常工作中,他们还有较多的事情要做。因此,多数人都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为由,不愿意撰写信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要做好信息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端正态度,把撰写信息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时刻绷紧这根弦。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我经常是最早一个到办公室。别人按时下班,我仍然在加班,很多时候中午休息的时间也不放过。
* _$ D$ h( K$ O( H态度好了,时间有了,就要勤练信息“基本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扎好理论学习的“马步”,常学常念信息“内功心法”,内化于心,成为“行家里手”,功力达到炉火纯青。这样,才能够始终自信从容、波澜不惊。
8 [3 |$ j6 {5 W P, D& s/ y勤练“千里眼”,别人看热闹,我在看门道 : y: S T: g* k( q' B
一些干部跟我说,也想多写信息,但是没有素材,写不了。我对他们说,其实素材就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去发现。身在政府,在领导身边,经常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种文件、汇报材料。这些都是写信息的素材,为什么会觉得没有素材呢。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练就一双“甄别”的“千里眼”。/ q2 l2 ?& {! R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看到文件、材料,一目十行,转手一放,根本没有想到可以从中找到特色、亮点。时间一过,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一点印象。我们要从日常中注重积累,看出文件、材料中的“门道”,并记下来。多年来,为了积累更多的知识,我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浏览相关网页,多看一些重要、优秀的信息文章,比如上级约稿范例,省、市每日要情信息。同时,坚持把区政府每一份文件、材料都认真阅读一遍,从中发现信息工作需要的“闪光点”。去年,区农业农村局报送了一篇《临川区推进高标准农田的经验做法》到区政府,我在浏览文件时发现了这个材料,就仔细看了,觉得我老秘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实做得不错,于是马上以《临川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题,撰写了一篇信息,很快,就被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采用。仅去年一年,我被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采用的信息就有20余篇。其中16篇是从各种文件、汇报材料中找到的素材。* z# W3 o. k% i0 C
勤练“飞毛腿”,别人坐办公室,我在基层一线' X0 m1 e# s1 o- h% V
' b' N9 q" X' @6 A6 M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坐在办公室永远写不出好信息。作为信息工作人员,必须迈开双腿,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练就勤于走访、调研的“飞毛腿”。
3 N. G; O3 |* m! R! j$ a1 |+ v: ]# R只有练好“飞毛腿”,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以基层为主要阵地,在基层中接“天线”和“地线”,才能面对面接近群众、熟知一线的真实声音、想法。我们要从当前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着手,到处走走、看看。深入发掘“三农”工作中显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干群关系问题、各种利益问题等;从工业企业、金融等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到各类难题和瓶颈,详加分析、加以总结、及时上报,为上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1 _2 g# w" U! V/ V- J& F2 d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做好信息工作确实不容易。我们要始终相信勤能补拙,坚持苦中作乐,保持百折不挠,才能够写出更多的好信息,多出佳作、精品。4 C! ?0 \9 z$ |% p9 V
(作者:临川区政府办 章晋辉)
0 D6 f- i( \, Z- p% c$ K6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