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回帖奖励 265 两文银      回复本帖可获得 5 两文银奖励! 每人限 1 次
开启左侧

[交流记录] 老秘网半月谈(94):琢磨文费神,琢磨人费心 2017年8月28日至9月17日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7-9-17 2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机关里混,琢磨文,费神;琢磨事,费力;琢磨人,费心!相对于琢磨人与事,老猫更愿意于干琢磨文的工作。尽管搞综合文字,也少不了研究事务、领会意图,但终归比较纯粹。除常加班加点外,还不至于为那些“机关里的机关”所累,整日心烦意乱,左右为难。去年8月因人事变动,老猫从业务科室被安排去负责综合文字科室。说是负责,其实就是“唱独角戏”,从初稿至定稿都是一人操办。当时说好的是临时顶岗,未料一顶就是一整年。年过不惑,还得从第一稿写起,总感觉提不劲儿。这时考验的是党性,是担当,是人品。尽管其间少不了跟领导提点小意见,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熬了过来。近期,单位实行大轮岗,文字材料由一位小年轻来接,老猫被安排去负责办公室的工作。工作移交时,接手了一大堆公务接待、用车、会务、采购、保密等制度性文件,光各类领导小组就有200多个,看着头就大了。最惨的是,领导说文字材料还得我把一关,这不是减负,而是加压啊。看来,接下来没有好日子过了!当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机关工作就那么回事,想干好多费些心力便是了。
94.png
创办老秘网的初衷,其实就是因自己工作需要,分门别类建了一个网络素材库。时至今日,已有7万的注册用户,微信公众号也积累了5万粉丝,看着20多个QQ群、微信群每日在谈文论事,顿时有了些许成就感,但更多的是压力。建个平台容易,但如何把平台运营好,不辜负大家的信赖和支持,绝非易事。因为近两三年单位工作压力大,老猫仅是业余时间得空时与大家聊聊,老秘网交由客服管理,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如有意加入,请点击了解详情里的授课和答疑主要由20多位嘉宾轮番上阵。谈不上异彩纷呈,但自认为并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近三周,演播室里的学习交流每个工作日晚八点准时上演,各位嘉宾基本以系列讲座形式与大家畅谈,比如房立洲的赏析与实践系列,胡森林的讲话稿起草十大常见病系列,万笔吏妩的信息简报写作系列,龙行江上的《公文写作百法例讲》导读系列,春秋的文稿写作常见失误案例分析系列,碎片的紧跟时事谈材料系列,清水白石的日常写作杂谈系列,清水拂心的精彩讲话稿评析系列,随缘的例谈评论写作系列,和和子的文秘人员图文报道基础系列,夏雨的材料谋篇布局的技巧系列,杨新宇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写作讲座系列。我们还邀请了韦志国老师开讲《企业新闻写作与公文写作的差异》,张传禄老师开讲《秘书工作经验谈》,老猫也替补上场讲授了一次信息写作实例评改。往期课程约750期了,新加入的朋友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位嘉宾的课重点学习。当然,如没时间欢迎跟随老猫快速浏览近期老秘网的观点荟萃。
7 [! O' }+ j+ v; o* W7 {# c7 K: Y ' }! f& {% Y3 y: V" W8 l8 ]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15文银
' s" K8 \ r; D$ d+ v& \) ~ - E$ S2 I0 U; ~+ q) o1 Z+ x% H
(以上视频为《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的讲话录像,购书点这里
5 c( S1 q% _1 W% R" |% _* \ # @) G5 w7 m3 H( S8 J, V
 
8 L( I1 m9 Y0 s3 M2 W" F : B6 H1 r; s$ `2 J. }, U6 l
1. 突出张三同学跑得快。一是同中比异。横比。以“都是人”为标准,在同是人类的范围内作比,进一步,以同班学习或同校学习为参照点,说明张三在全班或全校跑得最快,或者说明张三比本班或本校号称“赛跑能手”的同学跑得更快;以“跑得快”为标准,在同是跑得快的东西的范围内作比,把张三和自行车归为一类,说明张三比自行车跑得快。纵比。说明张三跑出了自己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或者说明张三跑得比自己历史上最快的速度更快。二是异中比同。横比。以“都是人”为标准,在同是人类的范围内作比,进一步,以是否接受过正规训练为基础点,说明张三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却依然如同接受过正规训练的运动员一样取得了赛跑佳绩,以是否带病坚持为基础点,说明张三是带病坚持赛跑,却依然如同健康状况良好的同学一样取得了赛跑佳绩;以“跑得快”为标准,在同是跑得快的东西的范围内作比,把张三和兔子归为一类,说明张三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纵比。说明张三跑出了和自己历史上最快同样的速度。(摘自雾端凝眸的文章《比较的魅力》)
% [5 D) f! @2 g5 W7 \ - C5 t( H0 r3 {
猫评:如何把一项工作写出特点、写出亮点,看完雾端凝眸的例子,你应该明白了吧?
( g7 |) t) ]) ^* M! K2 M 2 B7 I) \, |7 b0 [0 I
 
& _. I1 P) h2 Y( {5 E& L$ A$ C2 n 1 X: Z4 j: O7 \- g$ S# D: [6 n
2 每个材料都有重点所在,整篇材料有全文重点,每段文字有每段文字重点,同样工作面向不同对象或者不同场合,其重点都各有不同,既需要起草者很好把握,又需要修改者控好详略。我们修改材料时要认真思考材料的重点是什么?看看材料是否充分体现了重点?例如,同样是抗灾救灾主题的材料,在不同场合就有不同重点:如果用于对下部署工作,材料重点就要放在目前形势、职责任务、工作安排、后勤保障、工作纪律等方面;如果是对外宣传,重点就要放在总体形势、救灾举措、救灾成绩、社会救助、提醒警示以及需要公众协助事项等方面,营造全社会合力抗灾救灾的浓厚舆论氛围;如果是对上汇报,材料重点就要放在组织发动、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目前状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下一步推进举措以及需要关心支持事项等方面,让上级了解相关情况;如果是请求上级支援,材料重点就要放在支持事项内容、请示缘由等方面。由此可见,修改材料必须明确重点所在,才能围绕主题作出针对性修改,着重保留跟主题相关的重点内容,敢于大刀阔斧砍掉偏离重点或者没有关系的内容,保证重点突出。(摘自胡利民发表在应用写作的文章《谈谈材料修改问题》)
) p/ T, y5 ]- Z( t6 G7 Q( S + }9 r; L% v+ b/ K/ ?& y
猫评:以行文目的为准绳,手起刀落,该砍则砍。
1 F: A/ g: J6 @) z! i, a ' h6 Y, `' F% k" t0 ]% Z7 G2 ]- q
 
3 Z/ i* L0 B: p4 Q \( g; Y/ R$ @ 5 m2 ~% i: Z6 @% ~' I
3.《意见》在内容设计上,要在充分理解上级意见精神的基础上,逐条进行吸收、思考、再创造,而不是生搬硬套。比如,一号文件关于粮食生产问题,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是主销区,那些对主产区的特定要求,在制定实施意见时未必要考量。在具体意见落实上,是否要罗列责任单位问题。准确地说,意见是指导性的,实施意见,应当也是意见的一种,个人倾向于不用列。列不列责任单位,在我看来是实施方案与实施意见的最大区别所在。在制定具体条文时,有些标题和措施,需要些套路来作些细节性处理,比如,把上级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内容,换个说法,统归到新设的总体要求里去说;将发展目标改为主要任务,云云。大家不妨找一份本系统国家级的有关意见,然后百度看省市县乡是怎么定的具体实施意见,通过比较,就能熟悉和掌握到些基本套路了。(摘自春秋在众秘夜思第499集的讲稿
6 |2 @5 ]( S1 ?- f7 O ( r, r3 U! ]! L; p. S
猫评:起草实施意见,我认为应该是大同小异。大同就是上级的总体要求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小异就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该细化的细化,该省略的省略,该补充的补充。
& X% M( e) J ]% \% q- Q # z7 S! D0 E7 |9 @: D
 
2 D/ U8 S5 D8 [* |( h: t; Q. Y: v4 ~; T- k" Y- y1 v

4. 写稿子前,有三个问题要自己:一问写这篇稿子有什么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二问要用什么素材,表现什么内容?三问属于什么文体,应该突出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写起来心中就有底。写文章要有依据。写领导讲话稿更是如此,引话、用典都要务求准确。在一定的范围内,上级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要广泛传播,指导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知识产权”,你可以“大胆”地抄。在不少场合,不抄还过不了关。抄关键的话,抄准确的话,抄经典名言和权威话语,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抄也是加工转化的过程,有时候可以抄原文,有时候要抄“意思”,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情况,换成自己的话。当然,不能抄得一成不变,否则会把稿子写成上级领导讲话稿的“双胞胎弟弟”。 : [1 J! x# z7 R在语言表述上,要注意专业术语的科学性、准确性,不能误用、错用,不懂的东西要查资料,或者向专家请教。(摘自刘奇凡的文章《怎样起草领导讲话稿》

/ p; i2 N! @ g: O' R, ]6 t0 h: X: l& O& p5 U R4 V5 Q M# {
猫评:写材料也是坚持问题导向,领导提出的问题,群众关注的问题,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问题,都是我们构思的重点,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材料就基本过关了。
h+ \+ h( `# h/ r: ~/ ] ( h; V: B9 b& b+ {( r
 
) y" u9 j5 G# K' J: G+ A; s ! h) v, O% q _9 ^
5. 秘书人员工作一定要细心。我在总部机关工作期间,以给领导写讲话见长。有一年年终总结,我为领导写了一个讲话稿,当时考虑,领导同志大都花眼,所以,正式付印的稿子按规定用标宋3号字体。我给领导特地打了一份2号字的讲话稿,交给他秘书,反复嘱咐说,就这么一份,领导在会上用的,明天你一定不要忘记带到会场给领导。没有想到的是,秘书太粗心,第二天竟然忘记把领导的讲话带到会场。主持人宣布请领导讲话时,领导手头竟然没有讲话稿。秘书就坐在我的一边,我问“领导的讲稿呢?”他一拍屁股说:我忘在办公室了。我一听头都大了,办公室距离会场三里多路,赶回去取是来不及了。只好赶紧给领导递上一份3号字的讲稿。那场面真是尴尬。(摘自张传禄在众秘夜思第498集的交流记录
/ d: @6 M; J. J# E ! ^' t0 A+ `2 I/ b4 w& X2 [0 [$ T! A
猫评:领导对秘书的总体印象,往往不是因办成一件事而加分,而是记住办砸一件事而扣分。所以,秘书工作无小事。
3 ^* T: O- w! d. {9 } 2 d6 q. Q- k3 `
 
/ |2 x- F$ D4 T! V3 R* C( B . ^- M8 t3 i, Q4 Y6 ~! L$ _
6. 评论要找最正确的观点。就是要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不能有悖中央的大政方针,不能有歧义,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一叶障目。比如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的评论,可以评论的观点很多,既可以从宏观上,也可以从微观上,既可写成就,也可写信仰,既可写原因,也可写希望,但归根到底,必须与中央的声音相合拍,不能各唱各的调,甚至唱出消极刺耳的杂音。要找最有联系的方面。事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与外界隔绝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我们评论某一问题时就不能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而要辩证地联系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样才能避免我们的观点失之偏颇。比如,我们在撰写纪念建党的评论文章时,就既不能就信仰写信仰,也不能就成就写成就,而要把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贯通。(摘自随缘在众秘夜思第495集的讲稿
, C( ?" E) n0 r; [0 `* S + W) A2 L0 f1 z. u+ S+ i. g
猫评:对一些政治性很强的论述务必言之有据,就是要有出处,该抄就得抄;独到的观点来自于联系、结合,把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提示出来,观点也就出来了。
3 ]0 m6 S1 l4 U& F) V& o 6 P5 I. Z: J# A$ E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R- ?# T) T5 ~4 [- Q1 W6 A; K& v ( C2 }) E* w0 W. J' l3 F
 
- I' [5 w% p/ n; i3 i " ^8 S! V) L/ n) Z! s. _: j
10. 如果把一项工作(活动)比作吃饭这件事,那么就可以推演出无数的为什么来,也就是这项工作所代表的意义有无数个。比如说某单位组织了一次到先进单位的参观学习活动,你说这是为了啥?代表了什么意义?不一而足,恐怕有很多种。简单列举一下:为了解放思想、为了转变作风、为了提高能力、为了后发赶超等等。再引申一下,就更多了。比如,该单位正在争创某某荣誉,参观学习就是争创某某荣誉的措施之一;该单位正在实施某某战略,参观学习也是实施某某战略的措施之一;该单位正在落实某某要求,参观学习还是落实某某要求的措施之一。一般而言,无论这个单位要做什么、实现什么,都可以说参观学习的目的、意义就是为了什么。(摘自雾端凝眸的文章《吃饭为了啥与公文怎么写》)
3 n! {+ P, F0 D, I0 D: \: t 7 X1 h5 f( q: _8 j; k
猫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同一件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在多个专题汇报、工作总结材料中提及。这样大家就没不至于无米下锅啦!
# H; _3 I) s' F j/ q# g* Z & f) v7 X. X- U, Q% g1 k
 
1 F. g% j* b" `/ C9 W; F0 a! c3 ]; z3 S6 s: i 9 o/ E% k: ~0 o7 h" \ + d" F) l7 y }1 B; n6 W% q

 # k0 a' O A0 X2 q- W* l      资料下载文稿评改演播室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学习辅导资料汇编

3 Y! v3 f* A! y& a' y2 y( B7 H& E0 r# e

  H1 h7 [1 {, U4 N; A( L( J3 C) r      课程预告 演播室课程预告2017年9月4日-9月17日.xls (36.5 KB, 下载次数: 0)

 

精彩评论49

正序浏览
张嘉南 发表于 2017-9-18 15: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不要琢磨人,多琢磨事;既要埋头做事,又要抬头看天。
 
泰山石369 发表于 2017-9-20 17: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老秘网虚拟稿费
非常感谢老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分享半月谈,确实难能可贵,每次都有较大的收获,多谢啦!
 
火之必胜 发表于 2017-9-18 09: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专业写文章
fghgfgfsfhghgfhgjfjhgsadsfa
参与人数 1文银 -30 收起 理由
老猫 -30 恶意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文银 -30

 
daimeng 发表于 2017-9-18 0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很有现实指导意义,谢谢分享!
 
gzw924 发表于 2017-9-18 0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琢磨文费神;琢磨事费力;琢磨人费心!
 
柳帆 发表于 2017-9-18 09: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讲得非常好,反复琢磨有点意思。
 
集大成者 发表于 2017-9-18 1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学习别人的观点经验,琢磨体会,用以武装自己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正首 发表于 2017-9-18 1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常看常新,多看看更多收获
 
爱在心 发表于 2017-9-18 1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写材料也是坚持问题导向,领导提出的问题,群众关注的问题,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问题,都是我们构思的重点,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材料就基本过关了。
 
riwkha 发表于 2017-9-18 1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琢磨文费神;琢磨事费力;琢磨人费心!
 
流云 发表于 2017-9-18 11: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两文银

 
不要琢磨人,多琢磨事,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90粉丝

418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