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健忘型领导共事: o$ z& u5 F+ s. q7 _6 |
$ Z! Y3 W' g e% K+ \ * I' \" f# k8 [6 b8 C
有的领导很健忘,明明在前一天讲过某一件事,可二三天后,他却说根本没讲过,或者在前一天他讲的是这个意思,可过了二三天,他却说是那个意思。他常常颠三倒四,也常常丢三拉四。
( n+ j7 U% F6 K
, a" `7 ~% T( q0 G) ]8 a这样的领导,对付的方法是:当他在讲述某个事件,或表明某种观点时,下属可装作不懂,故意多问他几遍,也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以故意引起讨论,来加深领导的印象。在最后,还可以对领导的陈述进行概括,用简短的语言重复给领导听,让他也牢牢记住。
' j8 I$ C2 S8 R% I2 v3 O$ D
9 u: y3 r3 Q) l, ^; c6 _- A& ]! a有的领导,明明你在上午把某个材料送给他了,下午他会一本正经地说根本没拿,重新向你要。对这样的领导,可行的办法是,送材料时不要一放就走,或托人转送,可适当延长接触时间,也可对材料作些具体解释。如有旁人,要让他们也知道有这样一个材料,以扩大影响,增加旁证。如是重要材料,可要求领导签字,一般不要托人转送。倘必须转送,可在送前或送后,再打个电话,给领导以说明。6 K; ^4 R' T/ {' P& @9 ^
' @1 y; F3 z/ O3 J$ }3 _2 N* [
如果你是文秘人员,接到上级的文件或书面通知等,要你们领导参加会议或活动等,那么把通知直接给他看,并把有关时间、地点、所带物品等要素,用他的笔划出来,或者把它写在领导的台历上。假如是电话通知,可把具体内容转写成书面通知,直接送交领导,如人不在,可放在办公桌上,但事后见面时要重复一下。
8 l$ \4 m9 J+ b5 X/ k ! v% s% O1 Q6 H4 Y! j# E
二、与模糊型领导共事
% a' ^2 ?) m5 N5 F2 m- j/ p0 m! B1 Z/ y, _8 G9 Z
% O& R0 q3 i- I% \& \
有的领导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含含糊糊、笼笼统统,从来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有的既可理解成这样,又可理解成那样;有的前后互相抵触,下属根本无法操作和实施。一旦你去做了,有的领导就会责怪,说他的要求不是这样,你弄错了。9 |; F1 o9 n- i; k, M
c0 j' V; s3 z( a对经常是这样的领导,在接受任务时,一定要详细询问其具体要求,特别在完成时间、人员落实、质量标准、资金数量等方面,尽可能明确些,并一一记录在案,让领导核准后再去动手。
# |& h$ ]8 F `7 P: K+ S/ I; z9 j
Z6 i1 R! k3 K3 N0 \ y你去请示某项工作,要求得到具体指标或明确答复,可有的领导却“哼哼哈哈”一通之后,没有明朗的态度,有的只是说“知道了”,有的则是说“你看着办”。有时,请示或汇报的事情具有相互排斥性,既要么行要么不行,有的领导却也没有明确的表示。
7 r# |# h0 L, C; |. w 4 x- m4 |- I* x3 g" T" A6 v I+ N
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做下属的可反复说明旨意,并想方设法诱导其有一个明白的判断。必要时,可采用提供语言前提的方法,如:“你的意思”让领导续接,或者用猜测性判断,让领导回答,如:你的意思是不是×××?当领导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之后,立即重复几遍加以强化,也可进一步延伸,假如是这样,那就会如何。
8 b+ i Y; H5 D; B6 W( a! Q* U
: F2 C& a, ]( f( j三、与马虎型领导共事
/ s0 s" n% i8 g i- P' z. C5 b. I3 P' I7 t
/ R, l9 S" i0 o5 h" e有的领导做事很马虎,常常做些啼笑皆非的事,弄得下属们无所适从。有的对上面的文件不仔细研读,对上级召开的会议不认真参加,在没有完全理解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就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或公开传达。如某领导和秘书去市里参加保障房工作会议。* i/ Q$ X# ^5 W& A! v0 c
2 ]; ~! ~! X* r6 C开会时,领导不是说说笑笑,就是进进出出,很不认真。回县里传达时,他只照本宣科。当书记提出具体问题时,他语塞了,无法解说清楚,有些地方自己也没理解。此时,有人就问在场的秘书。面对十分尴尬的领导,秘书很巧妙,他不说领导没认真听,也不对问题作具体解释,而是这些问题上面也没确定,待过几天去问问再作答复。
4 u4 A5 B" M2 }# l. d
6 Y+ R: r# w8 r其实,秘书是清楚的,只是为了照顾领导的面子,而故意这样说的。事后,秘书就职工提出的问题一一向领导作了解释。秘书这样做,虽然有点假的成分,但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6 E/ g) n6 \. M
* A! p, f& |6 p7 z4 ]3 }4 `5 e
有些领导,对下级的申请、报告、汇报等材料,没有仔细看完就定下结论,就签字批示。对此,下级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如对自己非常有利,但超过了应有的范围,不要秘而不宣,可含笑指出其不当;倘对自己不利或非常不利,可作出必要的解释,切勿急躁,切勿过分的责怪埋怨,以免个别糊涂的领导恼羞成怒而固执己见,一错到底。. L- B7 y+ Z1 \1 M, t% U% ]! S
( a9 M- X4 q! I1 j+ g! b有的材料或事件很紧急,很重要,可有些领导却漫不经心,把它搁置在脑后。对这样的领导,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申明,多次强调,最好三四个人轮番强调,促使其引起重视,认真对待。7 m0 w2 k7 C- T$ |
, L2 u+ h5 x' \ N9 ~
四、与无知型领导共事: W6 k9 ^ N) G
( q# U/ Q/ y' W; s1 {+ |" a0 N2 \) M
8 c4 e9 V i2 t& H# @' J这里的无知,泛指不明白、不懂、不明智外行。有些领导明明自己不懂、外行、不擅长,但他有时装懂、装内行,他想显示自己,他要横插一手,有的还要瞎指挥。/ O; q1 c+ z7 G n9 b8 x! ^9 @
8 [" V, _3 I( ]. R& Z8 N) D
对这样的领导,可分别对待。如是重要的,带有原则性的问题,下属可直接阐明观点,或据理力争,或坚决反对;倘是无关大局的一般性问题,下属则可灵活对付,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和矛盾的激化。
& @9 u% l% n% I! I$ V
; j) }* t: Q5 D, f) ` D某市新近建成一座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图书馆。基本竣工时,该市文化局局长授意秘书,要他向下属的图书馆馆长去暗示,要求题写图书馆馆名。' a: R" Z7 c* F. L5 e; Z9 D$ R
1 K: p3 F0 @" |4 E( W
秘书深知局长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他初中毕业,连柳体和颜体也分辨不出,秘书知道图书馆馆长,已请省里的一位书法高手题写了馆名。他颇感为难:不去同馆长说,以后局长查问起此事会怪罪自己的;去说,明知如此,不是硬使馆长被动吗?
! m4 G. [; L3 a9 g7 o/ U% c. ~! U) g / Y- ^( s2 H" J% Z" t- n
后来,他出谋划策,和馆长一起商定:让局长题写,也用,但制作简易,材料普通。书法高手题写的暂作备用,但材料讲究,制作精细。以后一旦局长卸任或调任,立即换上备用的。同时派人去向书法高手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对这样不明智、不识相的上司,采用这种机动灵活的应付办法,应该说许多人都会理解的。
( f' g4 o7 u; S4 v% o( H" w7 P8 r6 v
% t% Z' X% p- d. L转自市县领导参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