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同志讲话、工作总结等机关公文,主要作用是指导工作、宣传教育、传递信息,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在词语方面,强调选用词语必须准确,广泛使用词语搭配手段,注重音节的协调;在句式方面,适应表意严密的需要,限制说明性成分比较多,层次繁复的分句多;在辞格运用方面,排比、比喻、引用等辞格运用比较多。机关公文对语言的要求,不同于文艺体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如何针对其语言特点准确修饰词句,使文章富有文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M; y# E4 U) y, Q: m4 X+ p' N
6 H" w. n* A8 s5 V
一、表现手段适应“题旨”+ n" t3 A7 u2 a4 a6 M) R
9 L5 o& H r5 h9 d 著名的语言学家陈望道曾说过“修饰语句要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题旨,就是表达的目的和内容。把“适应题旨情境”作为修饰文字词句第一要义,强调的是修饰词句要服从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在任何文章中,思想内容都是主体和灵魂,任何写作形式和技巧,都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手段。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一旦失去服务的思想内容,那徒然存在的形式和技巧无论多么的新奇和美妙,都会统统变得毫无价值。在我国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过文章离开表达的内容,一味强调音律色彩、强调句子对偶工整的丽辞骈文,这些只追求文章形式的“八股文”,给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鲁迅曾把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的文章称为“缀满璎珞”的木乃伊,而马克思则把这样的文章喻为“在摹仿圣马丁门的妓秘女卖弄风骚”。马克思甚至说,那种没有思想和灵魂,而只有形式和技巧的作品,那种艺术虽属上乘而思想灰色、道德龌龊的作品,简直连“臭虫都嫌臭”。6 a9 R$ g, L0 N' @" P% T+ T, {5 @' _
. d% | t; u& j M
我们有的同志平时写文章不太讲究文采,但是一讲要重视文采,又忘记了形式服从内容,往往离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一味去追求词藻的华丽、语言的生动。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是修辞实践中必须注意的。选择词语,选择句式,运用辞格,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是服从和服务于题旨的。离开了这一点,修辞就失去了意义。文章中应该不应该用某种表现手段,应该怎样用,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能不能够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如果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内容甚至有碍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就要毫不吝啬地坚决予以删除。
( k) j( y$ F: r# P4 g! v% R0 W7 ?) U+ o$ [% y) Z6 h
二、把握分寸“修”而不过( y) {1 [+ k7 f' a6 E& J' l
9 h I' ^5 J2 S" d
。
! a& x- G# L' B# d; I
' Q0 t4 P# _/ z" R0 E0 B 三、注意学习提高自己4 ^' E* V' }0 d4 ~9 e! X* `% k8 g
6 f1 s3 y: N1 ]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文采的活动,称为修辞。专门研究语言修辞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叫修辞学。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 逻辑讲的是说话内容“对不对”, 语法讲的是用词造句“通不通”,修辞讲的是话语表达得“好不好”。要把话说好,有文采,就要注意修辞理论的学习,熟悉和掌握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 ]" q% b6 R4 L( X* T+ s5 ~, ~: Z. S/ I. T+ D3 V
提高修辞水平,要注意向作家学习,向老秘网优秀的作品学习。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里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对于怎样才能知道“不应该那么写”,他引用惠列赛耶夫《果戈理研究》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这里所说的“应该怎样写”,就包括了修辞的内容通过认真学习优秀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养,是提高文字水平的必由之路。马克思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中写到,马克思“能背诵海涅和歌德的许多诗句,并且常在谈话中引用他们的句子;他经常研读诗人们的著作,从整个欧洲文学中挑选诗人;他每年总要重读一遍埃斯库罗斯的希腊原文作品,把这位作家和莎士比亚当作人类两个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来热爱他们。他特别热爱莎士比亚,曾经专门研究过他的著作,连莎士比亚剧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马克思还把莎士比亚特殊风格的词句都搜寻出来并加以分类,以备写作时使用。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的笔锋犀利,文辞优美,而生动的比喻、机智的幽默、寓意深刻的典故,极大地增强了他的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 ?0 E* \" R( ?5 ~
7 N; [+ k7 P4 `( F$ e1 M$ b0 d! |
较高的文字水平对做好秘书工作极为重要。对于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来说,古代的优秀公文作品,其他地区、其他同志的优秀公文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定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善于借鉴前人、他人的先进经验,来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认真分析体会这些作品中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并且付诸写作实践,天长日久,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