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又是具体示范引导人。在讲政治,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必须具有宽宏的雅量,这是做人的应有品格和为官之道的必备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不辱使命,担当起时代重任。 ' j- m; v8 n) V0 {3 B7 u8 s 所谓雅量,笔者认为是一个人的宽宏大量,是广阔胸襟、宽广眼界、不计名利等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人们常说:额头能跑马,掌上能立人,肚里能撑船,想必讲的都是大气与雅量。“君子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大度兼容,则易物兼济”,纵观古今,先哲们对雅量的高见和传承实在值得我们学习与鉴借。- B6 H6 n: R1 p; a, m2 I
/ s. A @* u& X2 _3 d) G" k- {- E 具有雅量,至少需要做到三点。其一,容言。好话,孬话,刺耳话,都能听得进。好话固然悦耳,然而为官者时时处在各种矛盾焦点的风口浪尖上,哪能在短甜言蜜语中渡过一生呢?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历史上王安石的教训就值得深思。他虽然锐意改革,但心胸不够宽广,只顾及个人的面子和权威,听不得相佐意见。苏东坡赞同他推进新政,但觉得其变法主张与自己的政治主张相差甚远,便常常提个意见,不分场合地放上几炮。总的看来,许多意见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指出王安石用人“无知人之明”就颇中要害。王安石便对其耿耿于怀,跑到皇上那儿去诬告“轼兄弟大抵以飞钳捭阖为事”,直至把苏轼贬官发外,留下历史遗憾与罪名。可见,领导者必须带头发扬民主,虚怀苦谷,从善如流,乐于听取各种意见。其二,容事。易事、难事、窝囊事,事事皆能装在心中。为官者的本份就是谋事、干事、管事,因而首先必须容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古人亦有佳话。战国时期楚庄王一次大宴群臣,令宫中材夜思劝酒。入夜酒酣,风起烛灭,有人醉胆包天,拉扯宫女裙子。这宫女一怒之下,扯下了他的冠缨,意在查究。不料楚庄王却下令:“今日饮酒,不绝冠缨难以尽欢”。于是,与宴者尽绝冠缨,然后点烛,极欢而罢。后来,楚国与郑国作战,激战中只见一位将领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五战皆捷,一询问,乃是那次夜宴时被材夜思扯去冠缨之宿将。其三,容人。常人、能人、庸人,均能以诚相待。不按自己的好恶取舍别人,做到善舞者不以舞取人,能歌者不以歌量人,既欣赏少林功,又接纳武当拳。历史上管鲍之交,就是相交知己的楷模。公元前685年夏天,齐桓公建立了齐国,以鲍叔牙为第一功臣,打算委以相任。对此,鲍叔牙坚决谢绝,找到齐桓公力举管仲,而辅佐公子纠且箭射齐桓公的管仲,却囚于鲁,生死未卜。豁达大度的齐桓公遂弃一箭之仇,改以管为相,成就霸业。鲍叔牙之所以力荐管仲,是因为他们由相交到相知。正如管仲说的:吾小时穷困与鲍叔牙做生意,赚了钱总是多拿一点,鲍不以我贪,知我贫也;吾常与鲍议事而无主张,鲍不以我愚,知时不利我也;吾三次做官被罢,鲍不以我屑,知我时运不济;吾作战常败,鲍不以我怕死,知我有老母也;吾被囚受辱,鲍不以我耻,知我不辱小节。“生我者父母,知 我者鲍叔也”。(《史记.管晏列传》。古人尚有如此雅量,今天的执政者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8 X C6 \3 H; n& a1 T" Y9 N5 L'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