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说而言,构成其魅力的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能够在吸引抓住读者上获得成功的作者一般会擅长其中某一某二或某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 " C; G) F7 Z% H& T
: S7 w5 A* Z; n9 u2 ?) d2 a, Y一,语言。具体例子比如郭敬明。不管如何评价和看待郭敬明,至少目前他是在抓住吸引读者上做的最为成功的作者,销量客观的反映了这一点。去年看见她们宿舍很好很强大的夏茄王老师说:“梦见看到郭教主的新书里有个无比牛x的世界架构,嫉妒地想这小子原来真有才呀,纠结了很久才醒来…… ”不带偏见的实话实说,郭敬明的确有才,但不在建立无比牛x的世界架构上(他如果在这方面有才就不用天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抄袭“借鉴”别人的故事了),而在语言,在于精致华丽并处处浸透郭小四在青春的落落杨花中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伤感的语言(读此句时语气宜严肃),这是郭敬明同学对其粉丝杀伤力的关键。 5 M1 k; m& ]: u
: P* ~& \0 l6 t O( h6 a& E
如果对郭敬明持不同意见的,我换两个例子行了吧:李商隐,马克吐温。
1 J- b. Z* ~+ F/ N# h) l+ X y2 k' ?+ y/ Z8 L% Q+ l
如果文字漂亮到一定地步,仅因文字之美就可以构成它的全部价值。比如李商隐的诗,即使大家不知道他想表现什么表达什么甚至读不大明白也照样不妨碍那些诗句拥有自己的美和感染力。
3 u# A/ I! w' A+ B9 u2 j0 z1 @% s3 Y- y
马克吐温这种笔调幽默的作家也是突出的例子,能把幽默文笔玩好的作家基本上都从来不缺读者。 % b9 R- v8 g, F8 j( T8 j0 W
D, v* |6 K; ~: }* }+ w
二,故事。具体例子比如金庸。编故事讲故事是小说这个行当里最为传统的技巧,而且好像也是被现在有志于写小说的人(尤其是其中的文青)最忽视最看不起最觉得太初级的技巧。大家喜欢玩结构解构文本文体后现代后后现代……少有人愿意踏实认真的讲故事,于是,小说这一行的从业者大批的编故事讲故事这个活都基本上不及格。而金庸则证明了如果你把这个活做的很好,即使你其实没那个意思,人家也要把你往结构解构文本文体后现代后后现代上研究…… 7 A9 a0 ]' F0 d9 l. f3 a
, x. [; Y& T; A& c
3 V) R5 `4 m4 l9 O2 H. u
三,思想。具体例子比如刘慈欣。据说大刘曾说对于科幻小说而言第一是思想第二是思想第三还是思想,无论他是否这样说过,思想的确是大刘小说中最为鲜明的特征,那些从科学幻想出发,角度异乎寻常,具有相当深度的思考是构成大刘小说冲击力的关键。另外,奇特奇妙的技术描写——包括技术带来的魔法般的场景和魔法般的力量的描写,以及因为通过科学了解这个世界而具有的宏大视野和宏大场景的描写——这些也属于思想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大刘的例子中,思想的魅力有着鲜明的科幻文学特征,就文学整体而言,长期以来占主要比重的构成思想魅力的要素是对人生、人性、生活的敏锐感受力和深刻洞察力。(而科幻,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宽广的视野中表现描写人生、人性、生活。在下觉得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科幻中的一部分将会同主流文学重合,在未来,当技术更加全方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科学基本上成为每个人知识背景的一部分的时候,现在比较科幻的技术背景和因科学而带来的更大的视野会成为生活和小说中平常而又平常的部分。)
0 Z* b- b: |: D: d. i8 `7 @0 p a $ q- x5 E: l7 [$ D: `) ?' c, _* L
( c2 i# Y. V9 u! V7 r. D
如前所言,凡在吸引抓住读者上做的比较成功的作者,一般会擅长这三方面的某一某二或某三个方面。其中某一个方面明显突出是最常见的情形,而且,读者会因为作者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势而不在意或者忽略作者在其它方面的不足(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这些作者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郭敬明的粉丝不会在意他故事编的好不好,架构牛x不牛x,或者思想深刻不深刻。金庸迷也不会在意金庸语言既不华丽也不优美(他们可能会管那叫朴实无华),而认为大刘语言功底有所欠缺的批评貌似一直都有,但大刘照样奠定了他中国科幻领军人物的地位——因为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M b: a- q: F/ g7 g6 C8 H. o+ q
# F6 B2 }$ z) Q$ }& ]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也不是没有,语言、故事、思想都很好很强大的比如——好吧,莎士比亚。很明显,如果您全面发展全面强大那您肯定是并且只能是这种级别的不世出人物。: c# d" i1 T. w$ f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