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意要把握“四度”
* k2 w! ]0 j' r5 r0 d4 C: Z0 Z3 f/ E8 j: @ X) j8 T/ L, C C2 Y7 o) r6 t. T' ~4 Y% O3 ~5 D1 _( ~/ M
一要有高度。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而远瞩。方法是把视角提起来。可适当引用相关方面经典的话,特别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话,但不宜太多,否则有掉书袋之嫌,要恰到好处,话为我证。( p$ Q+ t; S; O/ v; D5 G
+ X& r& r3 {) o6 Y. y) ^& b$ o3 C: N5 ?" E; r4 r4 `& A
5 X0 V. W" n2 K0 D, ] 二要有深度。“文似看山不喜平,话如探水每厌浅。”要讲得深刻精彩,有针对性,一针见血,一剑封喉,不要泛泛而谈隔靴搔痒。
- e/ N- N- S8 M; Q5 d# J; @, @5 ]! g: c( i+ {% R9 @6 W! S8 j) Q% n: u
% @4 G* P7 w8 O P5 z- v/ s7 K 三要有温度。要带着感情,掏心窝般地讲话,让听众有“自家人”的亲切感,感觉是家人、是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讲话人的“苦口婆心”,既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听众。% ~( K! \8 l- D
2 s( A* {+ y0 q! Y7 v' I1 {9 {3 j6 S9 ~/ X- S/ T! i3 q+ V s
四是要有广度。无论文稿长短,信息量大一些,给人的启迪会多一些。信息量不取决于篇幅,而取决于内容。4 B! a5 R3 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