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材大用 于 2012-3-22 14:52 编辑 ( j3 _- |7 ^, |5 g. q
, l- @" B' x! ?7 m
如果你拥有一张大专文凭,如果你羡慕整天吃饭不要钱的生活,如果你的月薪还在4位数以下徘徊,那就请你给我5分钟吧,5分钟过后,你的生活将发生改变。 2002年,我报名参加了江西省国家公务员考试,所报的职位在此暂且保密。我所知道的是景德镇地区报名人数超过5000,而实际录用名额为100左右。结果笔试成绩出来,全市第一名成绩为140分,而我的成绩为135分。 OK,现在你是不是能很信服的让我指导你通往国家公务员的道路呢?$ r2 q. n1 U* `
; y/ _ ?3 p6 F. i. d! \2 h5 u) s首先说笔试吧。江西省公务员考试(文秘类A类)分有两门科目: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当你报名时,你将会得到三本参考书(当然是要一叠钞票来换的):行政能力测试教材及题库,申论教材。我在这三本参考书上花了整整3天的时间(考前三天)。; Y* ]: ?- K9 {! z, i( z$ s
. A0 T- t- ~) t" C0 v, Y5 c
4 g' Z$ U7 w. B) D3 u7 L* V+ g先说说行政能力测试吧。教材当然是要通览一遍的,总得知道大致的题型吧;接下来是做题库。打住!!如果你想着把题库里数千道题做出来就肯定能搞掂这门测试,那你可就犯了方向上和原则上的错误了!我有一个表兄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10倍于我)做完了题库和教材上所有的题目,结果考出来的分数不及我的一半。我的意见是:把题库前面数学部分全部做完,其他类型的题目只要把教材上的做完就成,题库碰都可以不碰(题库里很多答案是错的,且不可能在考试中做到一模一样的题目)。也许你会说那数学部分都是小学生的题目简单的要死有什么做头,不错,那是小学生的题目,但假如你不熟练的话,考场上将花去你数倍于别人的时间!到此,说到了行政能力测试最核心的部分了。那就是时间!
, l8 L( a) U+ j, l0 a3 G5 v0 u
5 o: e+ x: z5 s* [7 Z题目是每个人都能做来的,可是2小时要完成160题!绝大部分人只能做完四分之三左右。我在考试前,一个在上海读书的同学在网上告诉我,考行政能力测试就是怕时间不够。我当时就留了个心,在考场上带了块电子表去(手机都要交上去的),掐着时间做题。我认为我最大的成功就是控制好了时间。至于答题方面,数学部分十五题我大约只用了五分钟左右(看一眼就出答案,大约做错了1—2题),这就是熟能生巧的结果。后面的题目,很大一部分是属于高中语文类型,如阅读理解,病句歧义,选词填空等等,这主要看的是高中语文功底。幸而我在高中时语文成绩要远远好于数理化,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这些都难不倒我,建议大家重新温习一下高中语文考卷。, \# q7 T- I& n- T" t9 e# E
4 I A7 F- A% _& ~# q( z- s
最难的部分就是常识题,这在于平时知识的积累,没办法速成,而且又是不定项选择,丝毫不能取巧,建议大家考试过程中不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随便做做就成了。图表题和概念题看看教材就能搞定。
9 x4 L: `3 p' P( y! v! v- I* p, q
/ m& S8 C9 h/ H0 m
接下来是申论。申论就是写作文,但又不像我们原来考试那样的作文。它是给一篇材料,出几个题目让你完成。一般说来,题目类型大致有:一,概括材料;二,概括材料中各方面的意见(本来以前考试中是没有该类型的,但2002年江西省考试中出现了);三,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四,写一篇文章评论。首先概括材料是最关键的,它决定了你接下来整体的思维方向。我给的建议是如果你对材料所给问题不是很明了的话,就暂时不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只需把材料整个内容用简短概括的语言复述一遍就行了,尽量避免一出手就离题。概括各方面的意见关键就在于一个“各”字,绝不能漏掉哪一方的意见不写。0 e# G r! B7 B
+ D9 ~2 O# y( J8 \8 ?# U
至于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应该还是比较简单。你也许会说自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写的出方案,这点丝毫不必担心。一般说来,党政机关解决问题提出的方案也就是基本如下:1.责令有关部门严加管理;2.制定相关法规;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三条方案是无论出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安上去的,不信你翻阅各年度的公务员考试题看能不能套上去。千万不要自做主张,写一些不切实际,可行性差的方案,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对上级领导指手画脚,题目完成后一定要写上“以上不成熟意见,望各级领导审阅”。最后就是1500字左右的评论了,也是考你真工夫的时候了。老实说,我的笔法是很烂的(大家也都可以看的出来),所以即使真工夫不好,只要会些花拳绣腿,一样可以蒙混过关。我的诀窍就是多用一些成语,管他对不对合不合适(因为改卷者也未必清楚)。再一个办法就是多用些名人名言,例如多写些像“萨特说过”,“康德说过”,“黑格尔说过”之类的话。你也许会说:“他们说过什么我怎么知道?”这你根本不必担心,他们说过什么你虽然不知道,别人也同样不知道。你只需按着自己的意思把这段“名言”掰出来就成。这样一来,你的评论自然就会显得“文思盎然”“文意泉涌”了!这只是笔试,千万不要幻想笔试通过了接下来就好办了。笔试是按1:3录取,也就是说假如你报的职位只录用一个的话,那笔试上线的将有三人,你面临的将是较笔试残酷数倍的竞争。
! I' X/ ?0 ~, e/ K
8 t" C, H" {( ?
9 Q$ V( Y, T! j# g/ O; t$ D" E+ M/ g结构化面试,加试(某些职位需要),体检,政审等种种考验还在等着你。我的笔试是玩玩着就通过了,可面试加试我却都是倒数第一第二,最终还是被刷了下来。由于没有成功的经验,在这我也没法教你面试加试该怎么玩。但是,有一种玩法是自从历史上有公务员以来百试不爽永远奏效的。各位看官心里也都有数,也不用我挑明了说。 ~. P' g" u! }1 Q
. l4 k) j- B' |0 e% l. F3 R0 r+ T: x7 O) g- M
当然,谁也不要天真地想可以不付出点就能得到,这世界永远是公平的很,要得到,首先就得付出。我在笔试通过后练了一寒假的公文写作,特别是写各类材料,一个月过后,所写材料几可乱真。其实这些机关里的材料是最好写不过了,不就是屁话么?其他的写不来,屁话还不好写么?基本上就是“为贯彻16大精神”,“本着三个代表两个务必重要指导思想”,“抓紧抓好抓落实”,“迅速做大做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往上一套,不管什么材料都适用,用韩寒的话来说,就是“让人看过了跟没看一样”。文秘类公务员以后做的就是这个,所以假如你有兴趣和决心要当公务员的话,你就得提早做好心理准备.
8 i3 g& P2 ?3 S0 w$ m, z" w. t& y
3 g3 {" s H# G( X. Z. R; \/ j申论高分秘诀:系统思考形成套路!
; ?% e" f: H" G9 w4 ^4 b; c/ Y" M' [7 m O/ O
! S2 w3 k3 E! R2 j0 X1 w' h5 {: B' O, k0 Z! @
系统思考形成套路
, t) [* _2 N: S2 N* N6 I) G0 L
* C2 ^7 r! E# X 申论考试越来越难,给定的材料从原来的3千字增加到8千字,阅读量也明显地增大,很多考生有点措手不及。* o9 t/ I& @% n) U3 v2 \8 v. ? u
应对申论考试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系统思考。有一句话说,人类要解决问题要进行系统思考,我们把这种方法、精神、理念应用到公务员考试上,也要进行系统思考。我们对公务员考试的这些题目,脑袋里应该有一个很清晰的框架,不管你怎么考,不管考什么,我都用这套方法来应对它,这样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轻松应考。, p% x- e9 S4 K- n
具体来说,怎么样才能系统思考呢?比如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提出问题呢?有很多考生把提出问题当成摘抄材料,把给定的材料中自认为很重要的话摘抄一些,摘抄下来以后,认为自己就完成了概括。还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主题,发表一些议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分析评论,要知道这些不是在第一题考察,而是在第二题或者第三题考察。第一题要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谈到系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样系统思考?概括主要内容我们应该怎么系统思考,概括主要问题应该怎么系统思考,再有概括影响、观点、思路等等,又应该怎么样系统思考?这都是有套路的。
0 k3 I* u6 `4 Y6 L 第一概括主要内容,可能要用四段论来概括。概括主要问题可能要用三段论。概括影响、观点、趋势、思路等等,可能要用总—分—总的思路。
$ K: g* ^; r. f3 o/ D4 R- u, _ 第二怎么样解决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怎么解决问题?这是广大考生感到很难的一个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思考怎么样解决问题,一般说,可以有七个方面。也就是说在看到任何一个问题时,可以从这七个方面来思考如何解决:# z- B: g( O6 ~% y
1,教育手段。通过教育转变人的观念。观念是人行动的先导,只有解决了观念,人们才会想到去解决它。比如曾经有一道题目,考的是“党政干部欠债”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这些党政干部意识到欠债不还是不对的。可能有人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一定这样吧,很多大学生用国家助学贷款毕业之后,两年后换了好几个单位,他一想,反正找不到我了,我也不用还了,他就不还银行贷款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首先让他意识到不还贷款是不对的。第一采取教育手段。第二采取行政手段。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最擅长的或者我们国家的政府最擅长的就是行政手段。
4 \( ~, l. l j( }2 \ 2,行政手段。什么是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一个问题。它具有什么特点呢?第一直接,直接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强制性,你如果不解决,我要处罚你。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国家的房地产问题是一个很糟糕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六条”实施细则里,就规定了这么一条“新开发的楼盘面积小于90平米的,不得低于70%”。这就是一种行政手段,就是说我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办,“下命令”,这是一种行政手段。所以考生们一定要从这方面进行考虑。% W8 J0 u4 B* N7 A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有它自己的特点就是间接性。比如房价问题,可能不是直接把房价调下来,而是要减少流通领域货币的供应总量,通过减少货币的供应量来控制投资,从而达到控制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还有一种特点就是自愿性。这是一种经济手段。
6 ^5 l. Z1 M2 t# M7 v 4,管理手段。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问题。社会学、法律学的考生可能知道,管理学包括四大块:第一计划,第二组织,第三引导,第四控制。计划就是做好决策,组织就是配制好人、财、物等资源,引导主要是谈激励,再一个是控制。这是管理手段。
$ u/ J- O9 Q& M$ {7 M$ ?# F 5,法律手段。现在我们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政府更多的还要从法律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执法,第二就是立法。所谓的“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比如党政干部欠贷,通过起诉欠债不还的领导干部,强制收回他归还的贷款,这是一种执法。再一种是立法。我们可以规定建立一些关于贷款的规章制度,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是立法的问题。
1 G& u9 P k* g 6,监督手段。现在我们还要强调监督的手段解决问题,也就是构筑一个体系,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说到监督,大家对中国的监督体系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了解。权力监督包括什么?党的监督、人大的监督、行政监督。行政监督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等等。还有法律机构的监督。检察院、法院也可以作为监督的主体,我国人民政协也具有监督的职能。还有人民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一般的群众监督,比如来信、来访等等,再一种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舆论监督。这都是应该注意的。8 i9 i: h1 H+ x. T( V
7,伦理手段。所谓的“伦理”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解决问题时,有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促使建立自我约束的机制,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尤其是反腐败问题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简单的手段,来解决。4 p8 ]6 v5 T3 k5 Z
第三分析问题怎么进行系统思考。第一你要搞清楚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可能要搞清楚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等,考生应该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三种基本的分析方法:第一利益分析法,第二供求分析法,第三种在考虑到一个问题时,要考虑到它涉及到哪些问题的主体。- o" F5 z% Q. t
第四写文章,公务员考试一般有四种:第一种就是一般的议论文。第二种评论性的文章。第三种对策性文章。还有一种就是公文,意见、建议、报告等。申论性的文章就是一般讲的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评论型,比如给出一个题目,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路,对策性的文章,2006年的问题就是谈谈如何提高政府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对策型文章。可以作一点考试的意见、报告等等,是一个讲话稿,是一种公文式的。作为考生来说,要进行系统思考,四种不同的文章有四种不同结构要求,考生要好好把握。' ]1 z) S, w: h
以上这就是我讲的要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但也同样需要你了解很多社会的热点问题,以下是对热点问题有定义、有列举问题还有分析对策,我想对大家很有帮助。
- t! o/ x! _/ h) ?/ b: Z
+ o: n& K6 h2 \3 [8 o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