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 u0 s, F) O$ ]4 {/ {6 ]
1 {; Z9 o6 ?) W2 \7 ]/ R; v* K如何看待“重要讲话”?领导讲话到底"重要"不"重要"7 y* J) x8 n& t/ `- L, f9 o
* \: C' _9 v& Q) s
老秘观点:' I2 Q ~. S: U+ }7 K
7 p" u8 h6 k) g: A' e7 n. S所谓“重要讲话”,按理说是指那些内容重要、意义重大,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和真理性的讲话。
5 U2 w, b7 o: L当前在一些方和部门,不看内容如何,只要是领导同志的讲话,千篇一律地在讲话前面冠以“重要”二字,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一段话讲得很精彩:“我们现在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对事物有分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毛主席在这里虽然指的是写文章,但对讲话也同样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不讲职务、不看内容,只要带“长”字的讲话就是“重要讲话”,那么实际上也就没有真正的“重要讲话”了。
! ^% ~4 ]- B* ?5 x4 N# J$ Z3 D有的讲话,内容本来非常重要,但并未冠以“重要”二字,而人们却一致公认它很重要,这样的事例很多。例如1957年3月2日的《人民日报》第一版的大标题是:最高国务会议举行扩大会议。副标题是:毛主席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了话。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显然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讲话,而当时并未冠以“重要”二字,只用了“讲了话”三个字,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这一重要讲话的学习和认识。 老秘网
; f Q: L+ T, E. C* j1 \& M又如,1957年3月17日,毛主席在天津人民礼堂做关于“双百”方针问题的讲话,内容十分重要。而会议主持人、天津市委第一书记黄火青的开场语不过是一句“请毛主席讲话”,寥寥几个字。听众并不因为他没说“重要”二字而不重视毛主席具有战略意义的讲话。 9 L2 N' u8 b' E7 _9 m" Q. C
由此可见,讲话重不重要,关键是要看其内容,而不是靠“说”出来的。实际上,对领导同志的讲话要不要冠以“重要”二字,还是应当务实一点为好。当年吴官正同志在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到《大众日报》去视察,就省委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问题“约法三章”:“省委领导的讲话,从我开始,在报道中不要说‘重要讲话‘,把’重要‘两个字去掉,讲话那么多,哪有那么多重要啊!”这段话讲得是多么切中时弊,又多么深刻有力,令人拍案叫绝。 |